清晨的细雨淋不湿歌舞表演的热情,正午的阳光沸腾了非遗展销的热情,午后的雷声为茶马广场的活动伴奏,雨中的冷风向非遗日送去最深沉的思索……在一日四季的昌都,在昌都繁华的茶马广场,歌如潮,舞豪迈,第十七届非遗日活动盛大开
非遗工坊:让非遗传承有序
为了促进昌都市非遗项目的发展,昌都市先后遴选46家企业(包括农牧民合作社),作为非遗项目的的专业传承工坊,保障了相关项目的的有序发展。
2022年5月28日到6月9日,开展昌都市非遗作品网络票选大赛。千年文化留遗韵,一代文明展新风,在投票的过程中,让绵延着古老传承的非遗项目,“活”出新的作品,“新”出连接现代生活的时尚。江达县的波罗木刻作品,票数达到71213票,另有类乌齐县的非遗产品康蔓菁、丁青县的象牙玉制品、边坝县的马武藏刀,票数都达到了四万票以上。活动的举办,让更多人了解了昌都非遗,了解了昌都非遗项目的现代衍化和创新。
6月10日非遗日活动的开幕式上,有关部门领导为网络人气最佳作品进行颁奖,是表彰更是促进,是引导更是影响,期待更多优秀非遗作品创作出来、展现出来、宣传出来。
非遗工坊:让非遗传承有序
为了促进昌都市非遗项目的发展,昌都市先后遴选46家企业(包括农牧民合作社),作为非遗项目的的专业传承工坊,保障了相关项目的的有序发展。
2022年5月28日到6月9日,开展昌都市非遗作品网络票选大赛。千年文化留遗韵,一代文明展新风,在投票的过程中,让绵延着古老传承的非遗项目,“活”出新的作品,“新”出连接现代生活的时尚。江达县的波罗木刻作品,票数达到71213票,另有类乌齐县的非遗产品康蔓菁、丁青县的象牙玉制品、边坝县的马武藏刀,票数都达到了四万票以上。活动的举办,让更多人了解了昌都非遗,了解了昌都非遗项目的现代衍化和创新。
6月10日非遗日活动的开幕式上,有关部门领导为网络人气最佳作品进行颁奖,是表彰更是促进,是引导更是影响,期待更多优秀非遗作品创作出来、展现出来、宣传出来。
云端非遗:让非遗宣传更广
活动方邀请昌都网红主播进行非遗日直播宣传活动,从上午十点到一点,从下午两点到四点,整整五个小时的时间,一直在直播,先后有超过20多家企业、带着100多种产品走进直播间,在互动中介绍了非遗项目,介绍了企业和非遗工坊的发展状况,介绍了非遗产品,让昌都非遗通过网络走向千家万户。仅仅一天的直播活动,先后有两万多人走进直播间,平均在线人数超过一千人。
从6月1日到6月26日,举办“千名诗人写昌都非遗”全国网络征稿大赛,截止目前,仅仅10天时间,已经征得稿件超过1000篇,阅读近200万,极大地宣传了昌都非遗文化,让昌都非遗文化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。
多措并举:让非遗走近大众
非遗日活动邀请了昌都市市人大、市人民政府、市政协、市委宣传部、市文化局(市文物局)、市商务局、市广电局、市教育局、市财政局、市旅发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或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,为获奖者颁奖,同时参观各个企业,与企业负责人和观众互动。
活动现场举行非遗歌舞展演,来自市康巴文化艺术团、市群众艺术馆、卡若区民间艺术团的演员,表演了热巴舞、芒康弦子、山歌独唱等节目,引得观众热烈称赞。
现场还举行了非遗快闪活动,引导观众在精心制作的非遗门框中手拿“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”“非遗文化与一带一路”“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”等标识牌拍照,了解非遗日的内容和非遗的重要意义。
因为非遗,让康巴的热情在这个夏天更加火热;因为非遗,让昌都的文化在这个季节更加璀璨;因为非遗,让藏东的生活在这个时代更加美好。